從分子尺度看“距離產生美”
近日,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傅志勇教授和梁振興教授課題組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發表研究論文,提出了采用“共軛自調控策略”進行分子結構設計,利用可旋轉的苯基在空間上隔離兩個吡啶鹽活性中心,構建了一個可開關的共軛系統。
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
近日,在西北工業大學(西安)柔性電子研究院黃維院士的帶領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孟鴻教授課題組創新性地報道了世界上首個由三相交流電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并且實現了三相電力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在像素結構、交互式可重寫顯示和光輸出傳感器方面的一些應用。
近紅外響應型氮化碳和植酸鎳仿生復合物高效光催化產氫
近日,江蘇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施偉東教授團隊報道了通過廉價的植酸鎳配體(PA-Ni)和聚合氮化碳(PCN)構建的分子-半導體光催化體系實現了波長在大于900nm以上的高效分解水產氫。
科學家將食物垃圾轉化為增菌液體肥料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眾所周知,用食物殘渣制成的堆肥有助于植物生長。然而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將食物垃圾發酵,制造出了一種液體肥料,可以提高植物本身及其土壤中的有益菌數量。
仿酶鐵卟啉促進氧氣電催化
近日,陜西師范大學曹睿教授設計了一種仿酶鐵卟啉配合物,通過分子結構設計使咪唑配位在鐵卟啉軸向上,成功模擬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鐵卟啉中心。
靶向惡性瘧原蟲蛋白酶體抑制劑的研發再獲突破
近日,威爾?康奈爾醫學院林鋼教授團隊、Laura Kirkman教授團隊與Tri-I TDI等合作,共同開發了一類非共價大環肽類惡性瘧原蟲選擇性蛋白酶體抑制劑。
計算設計酶實現溫和條件下微塑料生物降解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吳邊團隊提出了一種提出新型蛋白質穩定性計算設計策略,基于計算機蛋白質設計對IsPETase進行了穩定性改造,獲得了魯棒性顯著增強的重設計酶,為拓寬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場景提供了新思路。
兩步擴鏈改性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最近,湖北工業大學李學鋒教授團隊發現通過使用2,2'-(1,3-亞苯基)-二惡唑啉(BOZ)和多官能團環氧擴鏈劑(ADR9)兩步擴鏈來改善PBT的綜合性能。
鄒偉平組揭示新吞噬信號節點蛋白參與免疫治療耐受
近日,密歇根大學鄒偉平教授團隊 在Cancer Cell上發表文章 ,揭示新吞噬結點蛋白STC1參與免疫治療耐受的免疫學機制。
國家納米中心在超小氧化鐵納米顆粒放大腫瘤成像信號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陳春英課題組在利用乏氧組裝的超小氧化鐵納米顆粒放大腫瘤的熒光和磁共振成像信號研究中取得進展。
劉強團隊揭示載脂蛋白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全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劉強團隊在Neuron雜志上發表了研究論文,揭示了ApoE對神經元的膽固醇代謝進行重編程的機制,以及這種代謝調控對神經元功能特別是學習記憶過程的影響,同時也揭示了ApoE4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全新機制。
蔡龍團隊開發新技術揭示單個細胞核的整體架構
近日,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蔡龍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的文章,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開發了DNA seqFISH+技術,并結合多重免疫熒光和RNA-seqFISH的空間多模式方法,對小鼠胚胎干細胞內的染色體結構、核體、染色質狀態和基因表達情況進行分析。
研究人員創造出可附著于皮膚的柔性顯示器 還可實現堆肥生物降解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已經生產出了經過生物降解性認證的新型顯示器。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首次證明了可以借助工業相關的生產方法,以天然材料為主要原料制造出可持續發展的顯示器。
中國科大在大面積制備鈣鈦礦LED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肖正國研究組,在大面積制備鈣鈦礦LED領域取得進展。
化學所等在近紅外吸收受體光伏材料和疊層有機太陽電池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永舫課題組在近紅外吸收的窄帶隙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非線性材料的電光系數測量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提出一種利用非線性光學技術測量材料線性電光系數的新方法,精確測得了K(H1-xDx)2PO4晶體電光系數與氘化率的關系曲線。